中国美妆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美妆行业

美妆行业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20名候选人事迹简介

中国美妆网2023-01-18美妆行业海尔美妆
os美妆,海尔美妆,美妆频繁,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20名候选人事迹简介,os美妆,海尔美妆,美妆频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学习最美、争当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20名候选人事迹简介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20名候选人事迹简介,

  os美妆,海尔美妆,美妆频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良好氛围,选树榜样,激发全省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近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共同举办2022年“云岭最美科技人”选树活动,经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初评,目前共筛选出20名候选人,现将候选人事迹简介予以公布。

  张喜光,男,73岁,云南大学教授。古生物学是冷门学科,它的“高冷”气质很难让大众接近,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20年来,长坐“冷板凳”,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与石为伴”,从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从中破译“无字天书”。张喜光团队凭借“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2年初,张喜光结束了在加拿大10年的博士学习与工作归国,受聘于云南大学,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地层古生物学研究,至今已逾20年。起初他潜心于立体保存的奥斯坦型微体化石,随后将探索扩展到云南特有、布尔吉斯页岩型的昆明小石坝生物群,因为这两类特异化石能保存生物的软躯体部分,是化石中的“珍宝”,能为研究史前生命提供寻常硬体化石无法触及的信息。尽管这些特异化石在全球零星分布,长期以来相关的研究均为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备受关注。

  古生物学研究起步的第一道难关是获取化石,张喜光坚持每年历时40至60天亲自领队出野外找寻化石点、采集标本,用行动启迪引导学生:我们古生物学家的根在野外。特异化石虽说呈全球性分布,却只见于零星化石点。在莽莽群山间往往几厘米厚的含化石层,偶尔会夹杂在出露的数十米地层序列中。寻觅这样的化石夹层,常常一无所获,也能感受无比的喜悦。

  年复一年,张喜光在校期间多数时日都在办公室与实验室度过。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平静。一段时间无特殊理由门卫不让进校。他只得上午进校时填写“去食堂吃饭”,中午再进校时填写“等吃晚饭”,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做到了教学科研从未中断。此外,从张喜光研究团队走出去的博士生,全在其他高校从事着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张喜光及其合作成员不懈努力,完成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成果先后发表在Science, Nature, PNAS,Palaeontographica Abt A等世界顶级期刊或专著系列,得到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与好评,为云南大学古生物学研究跨入世界前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些年来张喜光及其合作成员用自己的业绩向世界表明:在风景如画、四季如春的昆明,还有一群奋力揭示地球远古生命本质特征的探索人。

  杨培志,男,56岁,云南师范大学研究员。1999年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二级),担任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低维材料、新型太阳电池及其应用等研发工作。受邀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薄膜与涂层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教育部“农业工程”第四轮学科评估专家和云南省材料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等。

  在基础研究方面,杨培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项目—基于二维材料的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多能集成性能研究(U1802257)和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硅量子点薄膜的微波退火及其高效太阳电池的制备研究(2017FA024)等多项课题;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no Energy、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Sol. RRL和Solar Energy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低维材料制备和新型太阳电池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针对太阳电池在阴雨天等弱光环境下发电量低的问题,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维材料制备技术,将制备出的二维材料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耦合,研制出在雨天发电的太阳电池。新华网、央视新闻、人民网、科技日报和科学网等对该新型太阳电池进行了专题报道。该成果被评为2016年光伏行业十大前沿技术。

  技术研发方面:杨培志在低维材料和太阳电池材料制备、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作、叠层太阳电池设计与应用等领域建立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研发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层复合膜制备方法,为某企业解决了卡脖子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在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建立的“专家基层工作站”,带领团队对CVD硫化锌晶体的制备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制备出高品质硫化锌晶体。

  多年来,杨培志培养硕士9名。利用专家基层工作站,为企业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

  马文会,男,49岁,普洱学院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硅冶金与硅材料专家。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硅冶金与硅材料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硅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为己任,不断开展原创性研究,为云南省绿色硅材千亿级产业的加速发展,打造中国光伏之都积极努力。

  马文会围绕硅光伏、有机硅和硅合金全产业链开展研究,构建了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与省能投集团、中国铝业、西门子中国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发了高品质工业硅冶炼新技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绿色制造评价系统等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后累计新增产值超过100亿元。加强智库建设,主持和参与撰写的10余份规划和咨询报告得到了云南省采纳应用,在州市硅工业园区得到实践验证。

  马文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冶金过程能源环境学》和《硅冶金与硅材料》等课程,指导学生共获得各类奖励100余人次,其中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篇、云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5篇,指导研究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完成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1),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冶金工程领域)。积极参与或负责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云南省硅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有力支撑了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创建。

  自东京大学留学回国后,马文会拓展了与美国犹他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先后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招收澳大利亚和埃及博士后、乌克兰和老挝留学生5名。与日本东京大学共建“硅材料国际研究室”,开展科技合作项目8项,联合发表论文20余篇,提升了团队和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科技成果成功转移到老挝、马来西亚、伊朗等国家,与老挝能矿部合作共建“中老矿冶新技术及能矿工程设计研究中心”。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际科技合作、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及企业委托项目等30余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后累计新增产值超过100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排5),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排1);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3篇,出版著作5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6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1)。

  朱国金,党员,1978年出生,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滇中引水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先后获得“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工匠”等荣誉称号。

  滇中引水工程位居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首、是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引调水工程,输水总干渠总长664公里。工程穿越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工程勘察设计和建设中面临巨大挑战,朱国金带领团队围绕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解决了世界规模最大倒虹吸穿越活动断裂结构、国内埋深最大的盾构隧洞设计理论、世界最深城区软土基坑安全控制技术、高烈度区大型高架输水建筑物抗震及减隔震技术、国内第二长隧洞多工法组合施工方法等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多个世界之最。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中,其110公里的隧洞穿越复杂富水岩溶区,面临世界级技术难题挑战。朱国金常年在一线指挥设计和施工,完成复杂富水岩溶隧洞施工风险辨识集成控制技术、洞内大规模泥石流综合治理技术、活动断裂带新型柔性吸能倒虹吸结构系统等重大科研成果。使之成为我国首个通过竣工验收并发挥效益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奠定了云南省在我国长距离引调水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

  聚焦高原湖泊、黑臭水体治理等水环境治理技术,朱国金提出生态补水和局部区域水动力水循环提升等系列技术方案,应用在滇池、剑湖等高原湖泊治理中,使滇池水体污染指数明显下降,提升至30年来最好的IV类水质。带领团队打造设计的昆明瀑布公园这一亚洲最大的人工瀑布,成为昆明城市名片,实现了一水多用、综合利用的目标,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成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朱国金带领团队围绕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开展智能水联网建设等水利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主持完成2项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智慧滇中引水”全程管理平台,实现了水利设施设计全专业、全阶段BIM协同,建设工程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业务分析智能化,成为重大引调水工程智慧化建设的典范案例。主持研发基于“源厂网河湖岸一体华”智慧水网管控平台,整合气象、水文、环保、水源、供水、排水等多项涉水数据,实现多部门数据汇集与共享,并在云南省多个水利项目成功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智能治水提供了科技支撑。

  肖时英,男,90岁,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研究员。从退休到现在,以生命不息,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茶叶科研和成果推广工作,为云南茶产业的新发展奋斗不止。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肖时英从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云南勐海茶叶试验场从事大叶茶的选育种科研和茶叶加工科研工作,从昆明到普洱再到勐海,肖时英从汽车到马车再到步行用时12天才到勐海茶试场,在那里开始了为云南大叶种茶树耕耘近70年的茶味生涯。他的一生,为云南茶叶的发展做了三件事。

  一是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掀开了云南大叶茶选种史上新的一页。选育了云瑰、云梅、矮丰、雪芽100号、短节白毫、云抗10号、云桃等无性系良种,前三个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桃、短节白豪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研究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和良种名优茶研制,获省良种推广一等奖。他艰苦卓绝的努力为实现云南茶园良种化作出了贡献,被誉为云南无性系茶叶之父。现在又新选育出“紫香早茶”“木兰糯茶”两个无性系良种投入推广。

  二是自费租地近150亩,建成具有立体修剪、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配植、免耕死覆盖和施有机复混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等特点的立体生态茶园。立体生态茶园被列为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通过提升工程,立体生态茶园又列为第九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立体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成为普洱市地方标准投入推广。对开展中、低产茶园改造成立体生态茶园试验获得成功。

  三是边实践、边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叶茶生长特点的新建茶园技术。如小苗移栽,茶子直播,茶树系统修剪,合理密植等新技术向全省推广、促进了云南现代茶园的发展。他的一生为云南茶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荣获大国茶匠、云岭工匠、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云南省五一劳动模范、中国老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老科协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杰出中华茶人终身成就奖等。他所研制加工的“金芽饼茶”荣获精品普洱茶广州巡展金奖,“翠茗”“玉芽”“玉螺”绿茶在全国评比中获优秀名优茶奖。

  “选育茶树良种是我向往的事业。”肖时英说,“回顾这一辈子,在党的关怀下,坚持学茶、研茶,坚持选育良种,深感自己的茶人生,是有收获、丰富和幸福的。”

  黄镇,男,59岁,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深耕疫苗行业四十二年,凭借丰富的疫苗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以技术驱动创新,研发出一系列重磅疫苗产品。其对于细菌性多糖疫苗、细菌性多糖结合疫苗的研发均已达到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2003年黄镇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云南并加盟沃森生物,他立志通过自主创新与潜心钻研让中国孩子用上和发达国家“同样好,同样先进的疫苗”。

  但创业初期人才和资金的短缺使得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黄镇深知只有通过加速新产品的研发上市才能打破发展困局,于是为攻克一个工艺难关,他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坚守实验室,类似的经历数不胜数。凭着这样的拼劲,公司在2005年终于成功推出首个产品——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沃森的前路愈发明晰。到目前为止,沃森一共有7个产品上市销售,它们都由黄镇领衔研发,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的诞生过程是黄镇科研经历中最为精彩的一页,PCV-13是目前世界上技术壁垒最高的细菌性多糖结合疫苗,被称为全球最难研发的疫苗。作为预防儿童肺炎球菌感染的关键疫苗,美国疫苗巨头辉瑞公司的PCV-13在婴幼儿肺炎疫苗领域垄断长达十余年,其产品在国内长期短缺,且因价格较高,使许多中国的孩子无法享受到PCV-13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有效防护。黄镇深深体会到这一中国孩子的迫切需要,自2005年该疫苗立项研发到2020年正式上市接种,整整十五载含辛茹苦,终于孕育出这一重磅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上的空白,它的面世势将大幅降低我国乃至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为我国全面预防和控制肺炎球菌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发挥重要作用。很快,沃森的PCV13就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黄镇研发PCV-13的初心已然实现,这是他献给中国孩子的美好礼物。

  黄镇身为企业主要领导和技术带头人,却时常深入基层奔走于生产一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良好氛围在企业蔚然成风。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手把手传帮带,黄镇培养出一批宝贵的人才队伍,为企业、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累计培养40名疫苗工艺研发与质量管理研究人才、20名疫苗注册与临床管理人才、50名疫苗生产与质量管理人才、20名工程管理人才……这是黄镇为沃森打造的人才方阵。这一批骨干精英放在云南、甚至放在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都将是栋梁之材。

  阮鸿献,男,56岁,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药师。1981年创办开远鸿翔药材经营部,2000年成立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7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一心堂营业收入126.57亿元(不含税),缴纳各项税费5亿元,年服务顾客1.3亿人次。荣获2006年“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阮鸿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了解药材种植基地、道地药材的种植情况,聘请技术人员开展种苗培育、药材种植、区块链溯源管理等工作。自2012年起向农户和种植公司收购药材累计超过40亿元。2019年投资近亿元,在玉溪华宁完成“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个品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带动了玉溪华宁生物产业的发展。

  深耕社会公益事业。2018年11月,向“中国光彩事业怒江行”捐赠100万元,用于“三区三州”之一的怒江州产业扶贫。并在怒江州兰坪县投资建设一心堂(怒江)医药产业园,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连续18年开展“健康万里行”公益活动,累计行程超过70万公里,至今累计帮扶贫困会员10万余人、支付购药款达500余万元,让弱势人群通过爱心帮扶在生病时有药可用、及时得以医治。2020年一心堂获国务院颁发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表彰。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方面累计捐款、捐物共计人民币3000余万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累计捐赠各类防疫物资近2000万元。2020年,由阮鸿献个人成立的云南鸿献助学扶贫基金会,向云南省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用于教育、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项目。

  张跃进,男,51岁,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济师。2006年张跃进带领团队创办摩尔农庄,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带领企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高成长之路,把云南核桃从传统农林产品做成现代营养食品和工业化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科技导向的行业内引领。摩尔农庄现已发展为国家首批重点林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张跃进认为务实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他带领团队围绕核桃全产业链开展技术研发,开发了以核桃为主的天然保健功能产品及核桃全产业链产品,获得147项专利。牵头与科研院所共同完成 “云南核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与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利用核桃榨油后的饼粕,开发出核桃蛋白、核桃功能蛋白肽、核桃抗冻肽等高技术产品。完成世界首例核桃基因破译、核桃基因转录组破译、功能因子分析。参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制定《航天级食品 核桃乳》、《航天食品原料 压榨核桃油》航天级标准;参与国家粮标委、国家油标委制定《油用核桃》、《核桃油》、《核桃饼粕》、《特级核桃油》等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云南省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省核桃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与全国粮标委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共同成立“核桃油系列国家标准验证联合实验室”。

  近二十年的发展中,摩尔农庄始终深耕本土,助力农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兑现着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科技”的运作模式,摩尔农庄同种植农户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楚雄、保山等地广泛推广有机核桃种植技术,公司3.6万亩有机核桃原料基地取得中国有机认证,首批7000亩核桃基地和核桃果、核桃仁、核桃油、核桃乳4个产品获日本、欧盟、中国有机认证。对于今后,张跃进说:“核桃产业是我的终生事业,云南核桃产业在持续地科研支撑下,打好了‘核桃大省’向‘核桃强省’升级转变的基础。我们要让核桃树成为千万核桃种植农户养家致富的‘绿色摇钱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重要力量!”

  2018年1月被中组部、人社部认定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2017年6月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17年获云南省科技创业奖,2018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16年7月,公司党支部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10月,公司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宋子波,男 ,49岁,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以酸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地制宜将酸角综合利用与云南热区山地农业开发、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有机结合,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通过工业反补农业,带动了云南省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澜沧江流域酸角产业全面发展,将酸角种质资源收集及良种筛选、热区山地酸角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酸角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价、酸角产品精深加工纳入一体化技术研究体系,从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对酸角进行全方位综合开发利用,从而挖掘云南区域特色物种酸角的潜在生态和经济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每年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自1991年创业以来一直带领团队以云南丰富的林果资源为主要原料,开展干热河谷及其他热区的酸角作物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重视开展酸角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新技术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云南省农科院热区所团队大量收集各地酸角种质资源,目前收集300多份并建立200亩酸角种质资源圃,为酸角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酸角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带领研发团队通过对干热河谷酸角标准种植示范园采用密植矮化技术,改变传统的大冠稀植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亩产量,扩大酸角树的种植范围及数量,并使植株相对高度降低 50~60 厘米,果树的矮化待挂果后可减小采摘难度,提高采摘效率。此外,对酸角树防病防虫、催花催果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探索酸角园合理的耕作方式,最终实现酸角树的丰产栽培管理。酸角果肉精深加工研究:带领技术团队开发了酸角糕、酸角果派系列产品,实现了在不添加香精、色素的前提下使酸角色、香、味完美与糖液融合在一起,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鲜果本身的营养成分。此外还对酸角果肉进行更精深层次开发,利用水果分子结构重组技术,彻底解析水果分子结构、营养成分含量、活性因子成分及含量,开发了荟萃多种水果分子精华的果萃系列产品和荟集多种水果复配加工而成的果荟系列产品,为酸角产业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开发思路。酸角多糖(罗望子多糖胶)开发研究:针对酸角附加值低的现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利用沪滇合作契机,自2017年与上海理工大学展开战略性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了酸角植物多糖、蛋白质、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等营养成分提取技术,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研发了酸角植物多糖在重组烟草与新型烟草中的应用技术,开发具有调控或改善重组烟草和新型烟草理化指标、香气保留、持水性、表面防潮等功能的复配配方,实现酸角多糖在重组烟草和新型烟草中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马骁,男,40岁,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社员,执业药师,贝泰妮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薇诺娜品牌联合创始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药学专业,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获硕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曾在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担任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分中心主任。自薇诺娜品牌创立开始,全面负责产品配方设计、工艺研发、功效评价等研发工作,目前薇诺娜已发展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功效性化妆品,贝泰妮集团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化妆品公司,位居全球美妆企业第八位。

  马骁扎根功能性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研发领域18年,将一贯秉持的“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药品研发精神和理念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以行业前沿技术产品和国际品牌产品为对标,2009年薇诺娜第一代产品在研发团队的潜心钻研和反复打磨中面世,该项目获得了云南省科技厅省院省校项目支持,马骁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为薇诺娜的诞生贡献了中坚力量。

  随后在马骁的带领下,研发团队以解决消费者皮肤问题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经多中心临床功效验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薇诺娜化妆品及医疗器械共计200多个品种,开创了国内利用特色植物研发功效性化妆品的先河,打破了功效性化妆品长期以来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产品经全国63家含三甲医院皮肤科和国际权威机构临床功效性和安全性验证,得到皮肤科医生、相关专家和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个人累计参与发布了中国功效化妆品团体标准20项,获得授权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并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出8个年销售过亿单品,其中明星单品“薇诺娜舒敏保湿修护霜”年销售突破6.5亿元。2021年贝泰妮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实现利润8.63亿元,上缴税金4.9亿元,成为昆明国家高新区纳税大户,为地方经济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荣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持参与省级重大专项2项,参与省市科技项目7项,包括2014年云南省科技计划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15年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项目、2016年云南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018年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

  董坚,女,58岁,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云岭名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云南省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86年,董坚离开学校,踏进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当时,“肿瘤学”在云南省是个新学科领域,全省所有的医院,仅仅这里设了个“肿瘤科”。

  1990年和1991年间,董坚把仅一岁的孩子交老人照看,先后到北京肿瘤医院、上海肿瘤医院专项学习肿瘤的综合治疗,把最先进的肿瘤诊治新技术带回云南。在第一附属医院开展了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治疗综合诊治小组,为给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方案。几年下来,附一院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省卫生厅提出了以此为基础,建立肿瘤专科医院。

  1992年,董坚考入北京医科大学读肿瘤学硕士,三年后毕业,放弃在北京发展机会回到故乡,成为云南省第一个肿瘤学硕士。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被昆明医科大学认定为肿瘤学骨干。

  多年临床工作中,董坚注重分析和研究,先后四次得到国家基金委立项资助在结直肠癌、乳腺癌应用基础研究,其关于云南多民族基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得到国际关注。1999年受邀到美国参与到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4年被云南省政府评定为优秀回国人员。

  回国十三年中,董坚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学科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带动学科发展。2004年,组建云南省高校肿瘤学学科创新群体,将分散在省级各大肿瘤临床治疗单位和研究机构的设施及人才资源有效整合,组织各个专业小组,对云南各类常见多发肿瘤疾病开展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基因诊断应用研究。这些研究项目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获得同行的广泛认可。2010年,该团队被云南省教育厅授牌为“云南省高校肿瘤诊疗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团队共引进和转化肿瘤诊治新技术23项,提高了我省肿瘤早期防治和综合治疗水平。

  2010年,董坚成为云南省第一个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担任云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当选全国委员,2014年担任云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2017年,董坚团队建立的“云南省结直肠肿瘤防治、康复新技术体系“使得云南省结直肠肿瘤早诊早治率提升了二十个百分点,五年生存率提升了十五个百分点。

  董坚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SCI3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研经费累计2600万。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 5项,出版专著5部。

  尹兆青,女,56岁,德宏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在德宏州人民医院从事儿科诊疗工作32年,多次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二级班子成员,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专业书籍一本。

  近15年带领科室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合作,使德宏州人民医院儿科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2017年11月在德宏州卫建委及院领导支持下成立了德宏州儿科联盟,担任理事长。派出30余名医护人员对全州4县1市通过授课,现场操作培训及查房等形式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德宏州儿科的诊疗、护理水平。协助梁河县人民医院、盈江县妇幼保健院、永平县人民医院建立新生儿无陪病房,有创呼吸机使用,帮扶效果显著。

  2020年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州委、州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指挥命令,全面启动抗疫工作,云南省医学会及时发出倡议书,积极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主动请缨加入一线抗疫成员,成为德宏州应急组专家组成员,负责24小时值班对全州14岁以下儿童进行新冠可疑病人的诊治,组织全科人员对新冠应急预案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两年间吃住都在科室。针对疫情及时作出排班调整,让易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居家隔离、上报,并时常慰问,了解情况。带领病区医护士人员积极配合人员信息采集,排除隐患人群,同时严格要求、叮咛科室人员减少外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第一位,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势头。儿科新生儿病区是封闭式病房,这里有较多长期住院的危重症患儿。疫情期间,针对新生儿抵抗力低的特点,迅速响应上级命令,积极落实暂时停止探视制度,为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亲自致电每位患儿家属,告知家属在非常时期取消探视的通知,并做好他们的宣教及安抚;同时严格把控科室环境,正确落实手卫生工作及病区消毒通风制度等。在科室人员紧缺期间,为保证医院新冠疫情防控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参与院区内体温监测及发热门诊工作。

  2021年3月29日瑞丽疫情发生后,积极投身于抗疫一线,合理调配科室人员,至2021年底共派出100余人次参与瑞丽市中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工作。并在整年中积极参加及监管德宏州18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保障工作。在疫情期间一手抓防控工作,一手抓医疗护理质量,并做好带头作用的同时,常常体恤下属难处,安抚家人的恐惧心理;在日常中,遇到困难沉着冷静,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患儿更是耐心、细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更多感动生命的篇章。

  纳晨,男,36岁,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80后少数民族儿科大夫,深受新中国儿科先驱人物诸福棠老先生影响,立志用爱和知识,服务儿科工作。积极投身公益服务,创新问诊形式,在儿童各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及儿童急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网络问诊公益服务,组建12个微信患教群,每周拍摄科普小视频2—3段,发布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每天坚持科普育儿防病知识,并作为昆明市盘龙和五华区志愿者,开展多次大型公益讲座,努力成为一名正能量的网红儿科医师。在微脉问诊平台 2020 年“我最喜爱的医生”评选中获得云南省全国网络评选第一名。长期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急诊一线,开设“纳晨咳嗽专科门诊”,2021年冬季,平均每4天要承担一次14小时儿科夜班急诊工作。年平均接诊量 10000 余人次。社会反响热烈,群众认可度高。

  放弃出国进修计划,积极投身健康扶贫。怒江州福贡县属于国家极度贫困边境县,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疫情期间内要防国内疫情扩散威胁,外要防邻国疫情输入,加之群众防病意识弱,医疗资源欠缺和医务人员水平较低,健康扶贫形势严峻。福贡的危重新生儿只能转院到州医院或者更远的外地诊治,山路崎岖颠簸,很容易延误病情。在病情千钧?发的时刻,危重救治中心往往发挥着和“死神”抢时间的关键作用。纳晨一手抓当地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问题,制定不同的讲课方案,邀请包括致公党党员、儿科专家杨涛教授等多名相关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多种方式为当地学员授课,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一手抓好实操工作。力争理论知识授课第二天就趁热打铁,带着学员实操训练。通过努力扎实帮扶工作,福贡县医院儿科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成立,并通过国家验收,既为当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儿科技术力量,也在怒江大峡谷深处建立起一座“生命屏障”。

  保明伟,男,42岁,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高级兽医师,云南罗平人,回族,在职本科学历,党员。2000年进入野象谷工作,是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一名“大象医生”。多年来,他熟练掌握使用自制吹管对野生亚洲象进行麻醉注射的核心技术,并运用此技术成功救助野生亚洲象20多次。成功辅助母象繁育小象9头且成活率达100%,为我国亚洲象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出发,一路沿着高速公路北上,野象谷观测保护小组与普洱市监测人员联系并派出观测人员赶往普洱市,通过对其个体识别,预判此象群为经常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活动的“小短鼻”家族。2021年5月26日晚上10点左右,当北移亚洲象进入云南玉溪市峨山县地域时,已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需紧急抽调有关专家及熟悉大象的工作者赶赴现场处置应对。接到通知后,保明伟等熟悉野生亚洲象且有救助野生亚洲象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立即组成救援小组予以支援。积极配合指挥部制定《人象安全防范方案》和《野生亚洲象管控实施方案》,现场应急观测、疏散围观人群、发布野生亚洲象安全预警和开展方向性的食物引导,并主动对围观群众讲解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及野象出没的防范要点。最终,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时间,工作人员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以上,24小时不间断轮流监测,保障了人象安全,成功引导象群南返。

  其中,有一头脱离象群的未成年小公象在昆明晋宁、安宁,玉溪红塔区等区域独自活动33天,需尽快将其安全运送回栖息地。为了保证小象的安全,保明伟在对地势环境、亚洲象身体重量以及其可承受的麻醉剂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实施麻醉。通过“大象医生”保明伟的麻醉技术成功将其运送回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上首例长距离安全转运放归栖息地案例。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了《亚洲象血常规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盐酸埃托啡在亚洲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等14篇学术论文,分别在《野生动物学报》《中国兽医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参与完成著作《亚洲象行为学研究》。主导和参与编制完成了《亚洲象人工辅助育幼技术规范》等3项亚洲象保护云南省地方标准,实现亚洲象保护管理领域标准化“零”突破。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员”“云岭工匠”等多项荣誉。

  王欣泽,男,48岁,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水质改善提升工作组副组长。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洱海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三五”期间作为负责人承担生态环境部长江生态保护修复驻点项目。

  王欣泽14年扎根大理,带领团队开展高原湖泊洱海专项研究工作。一是承担了洱海流域与湖泊主体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估工作。针对湖区19条垂线个监测点位和流域内入湖河流(含重要沟渠)的62个监测断面开展大量现场取样和分析,系统的数据积累为大理州洱海保护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二是研发了以污水处理和湿地修复为核心的多项实用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针对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造成的入湖河流水质超标、入湖负荷居高不下导致的重点湖湾水质下降等问题,构建了洱海入湖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完整体系,形成了“富营养化初期湖泊入湖河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所研发的生态护岸技术、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和半基质水培湿地技术在大规模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主要入湖河流罗时江“清水入湖”目标,也为类似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示范和经验。三是全力推进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搭建高原湖泊特色研究基地。作为负责人组织申报并获批教育部、上海市和云南省洱海野外站,2021年获批国家级野外站建设。组织实施了洱海水质、浮游植物、入湖河流负荷、底栖动物、沉积物的系统观测,结合社会、自然等相关环境数据,构建洱海湖泊生态系统数据库,为科学评估洱海现状和保护治理提供重要支持。四是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科普宣传。在现场、在党校、在专业培训会场和新闻媒体上以讲解、讲座等形式进行洱海治理技术培训、科普宣传、专家答疑,多层面提高洱海保护治理的社会认知和参与意识。

  王欣泽以前期研究积累和洱海国家野外站生态系统观测数据库为支撑,为洱海流域治理项目的前期论证、方案编制和技术把关等做出杰出贡献。大理州人民政府专门致信上海交通大学,对其在监测分析、决策支持、技术研发和环保宣传等方面为洱海保护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致谢。2019年获评“大理最美环保人”并入选首批“苍洱霞光”人才计划;2021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研究院连续五年(2017-2021)获评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先进集体。

  华蓉,女,45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所长。从事食用菌资源保护、育种栽培、科学普及等工作17年,把技术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菌业”的翅膀!

  科技助农走上“菌富路”。在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花坡村,人人都认识华蓉。2019年,在这个山区苗族村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华蓉把7万袋平菇菌菌包和种植技术送到了花坡村。她手把手教村民搭棚种菌,不厌其烦地讲解栽培知识。科学指导,技术到位,首批2万袋平菇第一潮就收获了7000多公斤。村委会主任周德富说:“亩产值达到30万元以上,比种玉米强太多了!”当年,试种的10亩羊肚菌也大获成功,当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一个“菌”字,帮助花坡村甩掉了贫困帽子。

  新品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科技助农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大年初二,一次罕见的寒潮来袭,华蓉一夜未眠,烧炭火、加固栽培设施……远程指导村民采取保温措施;2月22日,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压垮了花坡村的简易菇棚,大雪刚停,华蓉一脚雪一脚泥地赶到现场,带着社员加固大棚,修补和替换破损的大棚,还及时给出了“尽力减少羊肚菌损失,开发新品金松茸”的路子。3月底,看到10亩金松茸示范基地上,一丛丛“金菇”破土而出,丰收在望,华蓉又忙着给村里联系食用菌市场负责人,带着直播平台的“主播”进棚带货。看着华蓉忙碌的身影,社员周加哽咽着说,华所长就是菌农的亲人!

  科技培训服务基层显成效。花坡村只是华蓉众多帮扶点中的一个,近年来,华蓉足迹遍及云南省16个州市,并重点深入怒江、迪庆、文山等地,指导企业合作社150余家,开展技术培训400余场,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带动企业增收超过2亿元,辐射带动产业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其中,成功驯化“中菌羊肚菌1号”并形成规范栽培技术,推广5000余亩,促农增收1亿元以上。

  精准科普宣传提升公众素养。作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和云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十佳科普传播使者,华蓉连续7年带队到麻栗坡、沧源、富宁、镇雄等地开展“科技三下乡”,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和食用菌资源的持续利用;到乡镇、社区、学校开展以“当心毒蘑菇”科普培训近 50 场;设计建成的“中国野生菌博物馆”,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尼章光,男,56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白族,三十五年来扎根基层,足迹遍布云南16个州(市)的66个县(市)芒果产区,开展芒果新品种及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秉承着“务实”的理念,农业技术送进村,芒果技术送到户,芒果种植得到百姓认可,芒果产业在云南怒江流域、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次第开花”,全省芒果亩产增加近2倍,被果农亲切称为“芒果尼”。

  芒果有“热带水果之王”之誉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白花村海拔在640米至1400米之间,光照充足,终年无霜,是芒果种植的“宝地”。2008年以前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传统玉米、甘蔗等为主,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尼章光所在的芒果创新团队充分利用白花村自然气候优势及科技支撑优势条件,开展芒果为主的产业发展。根据国内外芒果品种技术和芒果产业发展情况,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经过长期到田间地头新品种新技术指导,培养芒果种植领头人,白花村民逐渐有了“要致富种芒果、种好芒果靠科技”的种植新观念。

  至2021年,全村种植芒果面积达8万亩,平均亩产超过1.2吨,人均发展芒果产业增收超过1.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3万元,95%以上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芒果收入,形成了村民掌握专业化生产技术,达到了就业不出门,致富靠科学的目的。尼章光团队推广的示范户+示范村+产业带产业脱贫路径渐成气候。目前,永仁、屏边、隆阳等多个县区都将芒果列入‘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的重点产业。

  尼章光带领团队,立根热土 ,孜孜以求芒果梦。1995年,热经所与其他所合并,改革的阵痛为每个人出了新考卷。尼章光在那段艰苦岁月,“扛起扁担,摆起地摊,卖起芒果。”“卖了果子,就到地里观察记录。”经过一番磨练捶打,长期的“下地”实操,掌握了扎实的选种、育种、修剪、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优质丰产管理技术,生产中“卡脖子”问题的科研取得突破。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芒果品种资源800余份,建立了保山市潞江坝种质资源圃,为芒果新品种的培育夯实了育种材料基础。优化云南芒果产区品种结构,选育出适应云南怒江流域、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不同生态区的一系列芒果早、中、晚熟品种15个。研发出成龄芒果品种快速更新矮化栽培技术等系列新技术,构建了云南芒果优势产业支撑技术体系。在云南保山、玉溪等芒果主产区建成示范基地4.7万亩,举办培训500余期,培训人员2.3万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芒果产业的乡土人才。

  易俊洁,女,33岁,昆明理工大学教授。2021年云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人才。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委会委员、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加工岗位科学家、省“绿色食品”专家组成员、“三区”科技人才、省科技特派员。

  2018年易俊洁牵头组建云南省首批果蔬加工研究团队,主持完成国家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服务等20余个项目,建立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特色果蔬健康产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究平台,成立“文山州易俊洁专家工作站”。围绕昭通苹果、文山辣椒等云南特色农产品,开展全产业链深加工“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科研成果,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客座主编,《eFood》、《食品工业科技》和《中国果菜》青年编委。

  易俊洁一直坚持科研成果服务基层。她带领团队在昭通开展苹果加工“卡脖子”技术攻关,研发苹果绿色加工与贮藏技术,开发出超高压冷杀菌系列昭通苹果汁产品,并与学生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助力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在文山建立专家工作站,带领团队开展辣椒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建成云南发酵食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获得多株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菌株,成果在云南宏斌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发酵蔬菜企业转化应用。在曲靖围绕乌蒙山区盐水石榴、乐业辣椒、会泽洋芋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系列深加工新产品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服务呈贡缪家营社区,为打造宝珠梨最美乡村建设示范基地建设提供科学解决方案、人员培训和科普教育,帮助建立了果逸花谷都市休闲农业综合体,建成后休闲、旅游人数屡创新高,成为昆明市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三年来易俊洁累计参与人社部、省委组织部扶贫助农活动22场,在48个贫困县区开展技术培训26场,帮扶食品中小微企业36家,助力易地搬迁再就业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易俊洁把科研与教育有机结合,主讲云南省级一流课程和研究生优质课程2门,副主编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3项,担任食品181班主任期间,班级连续两年获省先进班集体。

  苏子峰,男,46岁,大理大学讲师。现在大理州云龙县关坪乡高明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担任驻村。自2007年起,苏子峰先后四次下派至云龙县团结、关坪两乡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八年时间持续奋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一线,老百姓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累计开展入户科技指导千余次,解决了上百个农户生产中的技术问题。15年的坚持中,苏子峰以一个普通党员对农村农民的真挚情怀,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2007年苏子峰作为团结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针对团结村生猪养殖的不足,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的示范建设与技术推广,给山民打开了一条科技养殖的致富路,他成为百姓口耳相传的“研究生猪倌儿”。

  2009年春,适逢关坪乡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关坪村大发、大箐盆两个村组38户村民生活饮水困难,苏子峰在24天时间里,组织群众投工投劳768工次,土地协调9起,协调抗旱资金11万,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饮水问题,保障了春耕生产。

  2012年,云龙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但核桃产业发展与生态林保护之间的存在矛盾,苏子峰先后多次到全县11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撰写3万余字《云龙县核桃种植对生态林保护的影响》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林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2019年4月,针对高明村白芸豆传统种植的问题,苏子峰制定了以“起垄覆膜、株行距定值、叶面施肥、提升豆杆高度为主”的技术方案,开展示范、推广种植。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的支持下,他带领大理大学驻村工作队在云龙县高寒山区示范推广种植白芸豆3000余亩,指导175户白芸豆高产示范种植户实际生产,取得了连续两年白芸豆产量翻一番的成果,成为让科技为白芸豆生产提质增效践行者。

  多年的下派中,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家庭的陪护,没有担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但面对着被科技的力量一点点改变的山村面貌,他说:我希望能为老百姓多做更多的事,用科技守望乡土、振兴乡村!

  杨毅,男,52岁,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高级农艺师。30年多来,他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怒江草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他在山头搞研究,在田间攻难关,解决群众在种植、管理、采摘、运输、加工中的各种难题,让草果变成了“金果果”、边疆群众的致富果,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果老师”。

  扎根边疆,服务群众。70年代随父母支援边疆,从此扎根怒江,爱上了边疆。1992年他怀着对农业工作的热爱和对边疆群众的关爱,报名到怒江最艰苦边远的独龙江从事农技服务,徒步3天走进独龙江,把新技术带给独龙族人民,独龙江从此走出了由刀耕火种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第一步。30多年来,他克服困难,在田间地头搞试验,为千家万户送技术,开展技术培训150多场,培训草果种植能手6700多人。

  苦干实干,助推脱贫。30多年的工作,他2/3的时间与草果相伴。白天整地育苗,挖塘移裁;晚上看书上网,钻研技术;春天防虫捕鼠,夏天施肥除草,冬天修枝培土,秋天又忙着把群众的辛勤劳作变成真金白银。年复一年,他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技术。他重视规划,编制或参与编制《怒江州草果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怒江州香料产业建设方案(2018-2022年)》等规划5个,技术标准10余件,为全州绿色香料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依据。他重视政策研究,把产业项目化,争取上级资金1700万元,主持实施2万亩草果提质增效示范样板基地、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种质资源圃建设等10多个科技项目。他重视技术创新,研究推广养蜂辅助性授粉、低位喷灌等技术,攻克了草果花而不实、产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试验推广专用生产索道,解决了草果运输难、成本高等问题,带动群众增收8000多万元;主持实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农业农村部“丰收奖”。2021年底,全州草果种植面积已达111.45万亩,年产值3亿多元。草果产业已成为全州农业第一大产业,直接带动16.5万人增收。杨毅也先后荣获省部级、州级表彰奖励,年度考评多次被评为优秀。

  坚守初心,接续奋斗。“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杨毅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坚守初心,始终带领群众发展草果产业、增收致富。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与中国热科院、华南农大、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在草果高产高效栽培、草果种质资源圃、草果新产品开发与应用、草果功能性挖掘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