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妆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护肤美妆

护肤美妆

15个品牌“撤退”166家工厂销证美妆太难了

中国美妆网2023-05-08护肤美妆吴美妆
拼盘美妆,吴美妆,老爸美妆,15个品牌“撤退”166家工厂销证美妆太难了,拼盘美妆,吴美妆,老爸美妆近日,青眼号外注意到,不少行业人士的朋友圈都在转发一篇题为《上半年结束,46万家公司倒闭,2022太难了!》的热门文章

15个品牌“撤退”166家工厂销证美妆太难了

15个品牌“撤退”166家工厂销证美妆太难了,

  拼盘美妆,吴美妆,老爸美妆近日,青眼号外注意到,不少行业人士的朋友圈都在转发一篇题为《上半年结束,46万家公司倒闭,2022太难了!》的热门文章。群体共情的氛围之下,映射的是今年广大企业生存环境的艰难。

  今年上半年,美妆行业同样也遭受重创。从品牌到工厂,再到电商运营商,均面临着市场带来的巨大挑战。某头部企业负责人不无感慨地说,“上半年算是已经失去了,现在只能看下半年能不能追回一些。企业只有撑过困难时期,待不确定性因素根本好转时,再图进取。”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 0.7%。聚焦化妆品类,6月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424亿元,同比增长8.1%;而整个上半年化妆品零售总额为1905亿元,同比下滑2.5%。纵览历年6月化妆品零售数据,今年6月化妆品零售总额虽历经3个月终回正增长,但增长率仍为5年来最低值。

  另据海关进口数据显示,6月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类进口33443.9吨,同比下滑12.86%,进口金额为118.8亿元,同比下滑2.38%;上半年累计进口204148.0吨,同比下滑9.5%,进口金额为725.4亿元,同比下滑5.7%。某口腔品牌负责人表示,“前面下滑厉害,6月化妆品出现好转迹象在意料当中,但行业整体恢复还需要时间。”

  市场整体承压的情况下,美妆行业遭遇的挑战可想而知。这当中,美妆品牌更是直接承受着来自消费端的压力。据青眼号外不完全梳理,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15个美妆品牌宣布关停或已有“撤退”的迹象。

  譬如,国货平价彩妆轻妆日记、网红自创彩妆品牌CROXX、Deciem旗下HIF、Hylamide、Abnomaly和The Chemistry Brand等品牌以及加拿大彩妆品牌BITE Beauty均宣布关停或即将关停;科斯美蒂Cosmedix、勃朗圣泉和Too Faced三个进口品牌线上旗舰店已经关停或将要关停;韩国彩妆品牌HERA赫妍则于今年2月正式宣布关闭所有中国市场线下专柜。

  此外,成立不到两年的国产功效护肤品牌颜效笙目前已无线上官方销售渠道,社交平台官方账号也已停更,疑似关停。主打中国定制色的彩妆品牌三千色目前天猫旗舰店全部产品已经下架,有部分产品在拼多多平台低价清仓,品牌官方社交账号也早已停更,运营情况不明。

  早在今年年初,欧莱雅集团旗下温泉护肤品牌勃朗圣泉就被传“将退出中国市场”。青眼号外近期也注意到,目前勃朗圣泉已关停品牌天猫官方旗舰店。另外,虽然欧莱雅方面一直未对外回应此事,但此前一家大幅促销的勃朗圣泉专卖店曾向媒体确认了品牌要从中国市场退出的消息,并公开表示“我们进的货还是要卖完啊。”这个2019年进入中国,多次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的敏感肌修护品牌,最终未能延续薇姿和理肤泉在中国市场的辉煌。

  更不胜唏嘘的是,就连盛名已久的美妆品牌也难敌市场无情。就在今年,凭借“八杯水”概念风靡一时、且成立时间达33年的H2O水芝澳,以及可能是不少人“人生第一只国际大牌口红”的露华浓,都相继走上清算之路(详情见青眼文章《33年,这个美妆品牌要倒了!》、青眼号外文章《负债300亿,昔日美妆巨头又要破产了》)。

  青眼号外注意到,在上述15个品牌当中,有近一半是彩妆品牌。某零售连锁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彩妆是一个很注重体验感的品类,但疫情让体验这个环节变得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彩妆还是特别依赖于创新能力的品类,一个品牌很难依靠一个爆品打天下。除此之外,还有原料涨价及低价彩妆的不正常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品牌之外,作为美妆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不少化妆品生产企业开始选择退出行业。

  据青眼号外不完全梳理,截至7月14日,今年已有166家化妆品企业注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在化妆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广州市,今年就有48家企业注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且全部是企业主动申请注销。此外,河南省、福建省、辽宁省和天津市也都有10家以上企业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值得一提,据化妆品监管App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河南省共有100家化妆品企业,今年就有17家企业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占比达到17%;天津市共有79家化妆品企业,今年有18家企业销证,占比为22.8%。

  而从注销原因上看,除了4家企业未公布具体原因外,剩余企业中仅河南省有2家企业是因为延续现场检查未通过而被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有68家企业系主动申请注销,有87家企业是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有5家是超过有效期。

  广州一位有着12年化妆品生产经验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青眼号外,“有工厂销证是正常现象,新规的实施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行业竞争同样也加速了优胜劣汰。”他同时还指出,随着《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面也许还有更多生产企业因无法达到新标准及当前市场大环境并不好,会以选择退出的方式止损。

  除法规变得严厉外,更重要的还是生意不好做。众所周知,从去年下半年起,原料价格上涨、订单量下降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绝大多数化妆品生产企业。由此而来的是,“工厂入冬”已成为业内共识,工厂端亏损、裁员不断。

  以诺斯贝尔为例,今年一季度其母公司青松股份营收6.87亿元,同比减少19.67%,化妆品业务营业利润为-5577万元,下滑明显。据了解,为缓解企业压力,诺斯贝尔今年大量裁员,4月份人员同比减少4300人(详情见青眼文章《亏损过亿、裁员千人……工厂入冬》)。

  除诺斯贝尔外,美妆上游企业承压明显。据青眼号外此前调查发现,过去一年当中,仅嘉亨家化一家企业扣非净利润保持正增长状态,增幅为3.89%。而其它大部分企业,在营收保持两位数增幅同时,扣非净利润却出现了不小的下滑(详情见青眼号外文章《工厂不赚钱了?》)。

  作为独苗,包材商嘉亨家化并未延续良好势头。据公开财报显示,嘉亨家化今年一季度营收为2.52亿元,同比增加0.64%,扣非净利润仅1600万元,同比下降19.44%。上市公司的表现大抵如此,其他中小企业的情况可想而知。雅兰国际集团副总裁刘山直言,“大势是入冬。”

  “今年是确实太难了,刚想喘口气,结果疫情又反复了。”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和以往并不相同的是,以往喊了很多年的“实体寒冬”,到今年是真正让人觉得透心凉。特别是作为美妆产业重要基地的上海和广州,均相继受到疫情管控波及,这让很多生意变得艰难起来。

  这之前,已有不少行业人士告诉青眼号外,“今年上半年算是完了”“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了近30%”“预计GMV影响20%”“4月份同比下滑6%”……大环境如此,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此中的品牌商、零售商、上游企业等掌舵者的声音,至今言犹在耳。

  这背后,受疫情、原材料涨价和国际形势动荡影响,美妆消费今年上半年肉眼可见的疲软。而今年出现的物流停运,更是让电商也进入“寒冬”。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是淘宝成立19年来首次季度GMV(成交额)下滑,主要原因是3月上海疫情暴发,江浙沪供应链和物流中断,以及随之而来的需求下降。

  另据星图数据显示,今年618全网电商交易额为6959亿元,综合电商平台阿里、京东和拼多多等的交易额为5826亿元,同比增长仅0.07%;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交易额达到144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4%,已然成为行业新的营销和增收渠道。

  但辛巴、薇娅、李佳琦、罗永浩四大头部主播相继退场,使得直播带货前路不明,美妆品牌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和营销阵地。一家美妆代运营企业就此公开表示,“抖音作为一个全民APP,具备全网最低的流量成本,但是从电商角度来看,抖音电商的交易成本接近全网最高。”

  也就是说,曾是美妆品牌重要增长引擎的线上业务,如今却要面临失去头部主播、淘宝流量下滑、抖音电商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的三大难题。

  线上“哑火”,也反映在头部美妆代运营商的财报里。据公开资料显示,丽人丽妆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00万元至600万元,同比减少2.01亿元至1.99亿元,减少比例为98.05%至97.08%;若羽臣预计2022年上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0-9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15%-81.67%(详情见青眼文章《上半年,美妆电商“哑火”》)。

  品牌“撤退”,工厂“销证”,电商的渠道红利正在消退,美妆行业陷入阶段性疲软已成定局。而这种大环境使然,就如纽西之谜董事长刘晓坤此前所言,“当前阶段,品牌也只能从研发生产、组织能力升级入手,多多修练内功。”也如某上市公司旗下品牌负责人所说,当前美妆行业已过了跑马圈地的阶段,大的趋势必然是苦练内功、稳打稳扎。只有在寒冬里积蓄能量,才能在机遇降临时获得更大生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很赞哦!